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经 >正文

欧洲大火箭出问题了,一发1.8亿美元,被马斯克廉价火箭挤到墙角

发布时间:2023-05-04 12:20:10扶香真来源:

导读 原标题:欧洲大火箭出问题了,一发1.8亿美元,被马斯克廉价火箭挤到墙角 ...

原标题:欧洲大火箭出问题了,一发1.8亿美元,被马斯克廉价火箭挤到墙角

由于阿丽亚娜6号的准备工作不断延误,欧盟委员会正在寻求使用美国SpaceX的猎鹰9号,或者联合发射联盟 (ULA) 的 Vulcan 火箭来发射伽利略导航卫星。这对欧洲的大火箭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法属圭亚那欧洲太空港的阿丽亚娜 6 号发射台)

阿丽亚娜 6 号火箭的难产背后,是欧盟尝试建立独立统一的太空产业体系的失败。未来,随着中美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失败可能会蔓延到其他领域。

阿丽亚娜 6 号火箭是阿丽亚娜集团用来对标SpaceX 猎鹰9号的一款改进型火箭,旨在确保欧洲独立完成进入太空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发射。

(阿丽亚娜 6 号火箭发射的艺术渲染画面)

阿丽亚娜6号火箭的前身阿丽亚娜 5 号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运载火箭,阿丽亚娜5号火箭在正式服役阶段一直保持着百分百的成功率,完成了上百次发射任务,为欧洲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阿丽亚娜5号火箭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携带大型的的科研卫星,或者是重型的通讯卫星进入太空轨道,因此具有较大的载重和推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阿丽亚娜5号火箭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限制阿丽亚娜5火箭最大的问题是发射成本,虽然它在同一时期的同类型火箭中,曾经有过发射成本优势,但这个优势在马斯克的Space X冲击下,已经荡然无存。

(阿丽亚娜5不同任务下的发射状态)

阿丽亚娜5号火箭的发射成本接近1.8亿美元,远高于SpaceX 的猎鹰9号。猎鹰9号在2018年时的发射成本就已经低至6200万美元。随着一级火箭以及整流罩等主要构件的回收循环利用技术逐渐成熟,据推测,猎鹰9号当前的发射成本可能已经接近1000万美元。

4月14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探索者号 (JUICE) 航天器是阿丽亚娜5号的倒数第二次发射,再过几个月,阿丽亚娜5号火箭就将退役。

(探索者号是阿丽亚娜5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

成本问题是阿丽亚娜5号火箭退役的关键,反应的是随着航天领域发展而变化的太空市场。伴随着卫星小型化、轻量化的趋势,发射任务更加多变灵活,用途较为单一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订单在不断减少,而单次发射居高不下的成本更是让阿丽亚娜集团陷入亏损的境地。

与此同时,欧盟的补贴支持力度,也在发生变化。尽管在法国的主导下,欧盟希望阿丽亚娜6号能够成功完成政治需求,确保能够独立进入太空。但受限于欧盟的运行机制,欧盟委员会对阿丽亚娜集团的拨款显然不够充足。

(正在总装中的阿丽亚娜6火箭)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方案的发起方,从2014年开始推动阿丽亚娜6号研发方案的落地,并计划在2020年进行首发。愿景是美好的,但是由于一开始预算就不够充分,加之欧盟成员国内部的分歧,项目开发和生产的分散,种种原因使得阿丽亚娜6号的开发严重滞后,并且大大超出了预算。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阿丽亚娜6号研发方案拟定的时候就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现在,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民间航天新势力的快速进步,导致阿丽亚娜6号还未首发就已经落后。

(Space X 成功发射回收火箭)

这意味着,阿丽亚娜6号即使成功在2023年底首飞,也依然会面对和阿丽亚娜5号类似的窘迫局面。过高的成本导致缺少订单和盈利能力,从而使集团亏损,越亏损越缺少资金发展,发展滞后导致成本过高,形成恶性循环。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欧洲航天局和阿丽亚娜集团更加雪上加霜。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盟成员国的分歧也在加剧,这种分歧导致欧盟对欧洲航天局的支持力度减弱,并限制了太空领域和俄罗斯的合作。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产业竞争加剧,双方在直接竞争的压力,对航天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强,更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发展速度。这进一步凸显出了欧盟的缺陷。

(日本三菱的H-3火箭也瞅准了商业发射市场,主打低成本,首发失败也给该项目蒙上了阴影)

阿丽亚娜集团主席阿兰·查莫很早之前就说过,欧盟希望阿丽亚娜在太空商业领域与SpaceX进行竞争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认为欧盟对阿丽亚娜的要求本就与太空商业无关,言下之意是阿丽亚娜技术和资金问题,在立项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欧盟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一点。

彼时的SpaceX还没有诞生,欧盟仅仅是想摆脱在进入太空方面对中、美、俄的依赖,并期望依靠这种超大型项目,促进欧洲科研领域的统一协同。

(阿丽亚娜6火箭的主要子系统和零部件的分工,总计有9个国家参与)

阿兰·查莫这种言论可以看做是对欧盟和欧洲航天局的一种批评,欧盟做不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欧盟没有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单纯靠政治力量去推动这种大型项目的发展,难以获得预期成效也在预料之中。

欧盟并非是没有长远的目光,历年来,欧洲航天局一直在进行宏大的远景规划,力图在太空探索发展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出于政治考量,也尽可能的去扶持欧洲的太空企业,培养独立探索太空的能力。

(欧洲航天局“远航2050”发展规划,主要集中在深空探测上)

但是受限于各国情况的差异,欧盟内部难以做出统一长久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欧盟又长期受美国的影响,政治独立尚且难以完全做到,在太空产业上就更难做到了。这就是美国和中国都孕育了大量的商业火箭发射公司,但是欧洲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在如今中美两大经济体的产业竞争中,尽管欧洲依然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但各方面的衰退都初现端倪。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欧洲,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一些产业也存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碰撞,受损最大的却是第三方。中美商业火箭领域的竞争,使俄罗斯和欧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美半导体领域的竞争,让日韩相关企业利润越来越低。

(中国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

这种头部效应的影响随着中美博弈的烈度上升,正在变得更加广泛,反应到经济上,就是我们熟悉的热门产业中,中美之外的参与者逐渐被挤出,像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电子行业、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等等。

因为中美有统一的市场,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相对稳定的政策,优势一旦形成,就可以滚雪球一样壮大。欧盟形聚神散,各国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有技术上的优势,也难以扩大到应用层面,占据市场,形成对行业的引领。

(阿丽亚娜6火箭的上面级)

长期以来,欧盟作为美国的盟友,在美国主导的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富足安逸。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世界秩序发生改变时,如果欧盟不能解决自身的不足,形成真正的独立统一,那么必然会面临更多像“阿丽亚娜 6 号”这样的的困境。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