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经 >正文

在蓬皮杜与天目里,感受皮亚诺建筑中的理念与日常

发布时间:2023-10-18 08:55穆娅固来源:

导读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伦佐·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伦佐·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近日,展览“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身临其筑”在杭州天目里的目里空间对外展出。该展览将通过模型、纪录片来带领公众了解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伦佐·皮亚诺的建筑理念,并探索与建筑息息相关的使用者的日常。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下文简称RPBW)费时两年设计并制作,一次性集中呈现RPBW迄今设计执行的114个项目的模型岛屿《亚特兰蒂斯,2022》(Atlantis,2022)与纪录片导演乔纳森·古德曼·莱维特(Jonathan Goodman Levitt)探访拍摄全球五座极具代表性的RPBW项目的影片。


伦佐·皮亚诺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常常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其与众不同的“技术性思维”,包括对待技术的理性、积极发掘材料潜力、尊重既有场所文化、源于自然又融于自然等方面,共同构建了皮亚诺的设计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众多举世闻名并具有突破性的建筑作品。

皮亚诺早期作为公认的高技派代表性人物,用自己的作品将高技派带到了公众的视野里;而后,在其漫长的建筑师生涯中,他从不允许自己被技术所支配,毕生追求将建筑技术和谐地融入建筑与环境。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潜藏在其作品里的创造性思维对当代建筑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伦佐·皮亚诺

1937年9月14日,伦佐·皮亚诺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建筑商世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对建筑和材料产生了巨大的兴趣。1964年,皮亚诺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在此学习期间他曾与弗兰克·阿比尼一同工作。

1969年,32岁的皮亚诺初露锋芒,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项目——1970年大阪国际博览会意大利工业馆,这个项目把皮亚诺带到了建筑生涯的转折点。建筑使用外部受拉的钢质构件,使之更加轻盈并充满力量感,受到了年纪相仿并且同样富有设计热情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的高度赞扬。这次经历也对皮亚诺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1年,皮亚诺与理查德·罗杰斯合作,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竞标比赛中一举获胜。他们设计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方案充满了颠覆性,在古典艺术气息浓厚的巴黎市中心,建造了一座10万多平方米规模、集多种艺术类别于一体、犹如一座炼油厂的新奇建筑,给世人带来极大震撼。


青年时期的皮亚诺和罗杰斯


蓬皮杜艺术中心

之后,1977年,皮亚诺与彼得·莱斯合作成立皮亚诺&莱斯设计事务所。1981年,他创立了“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并在巴黎、热那亚和纽约设立了工作室。至此,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RPBW)的故事也正式拉开序幕。

目前,RPBW由包括普利兹克奖得主伦佐在内的十二位合伙人共同管理。RPBW在世界范围内已成功承接并完成了14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关西国际机场(大阪)、栖包屋文化中心(努美阿)、爱马仕之家(东京)、纽约时报大厦、加州科学院(旧金山)、碎片大厦(伦敦)、金贝尔美术馆扩建(沃思堡市)、巴黎法院新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之门(日内瓦)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以及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洛杉矶)等。


目里空间外观,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身临其筑”展览现场,目里空间,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对于此次展览,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ami)使用了易于共鸣的具象比喻,“不同于许多注重建筑形式美,试图与雕塑作品甚至自然景观一争高下的建筑师,伦佐·皮亚诺首要关注的则是建筑内外的空间流动性,能够让人们在其中自然地、有效地、近乎本能地活动,这和人在不经意之间、自然而然产生的呼吸有着共通的美妙之处。”

这也正呼应了在《亚特兰蒂斯:一段寻找理想之美的旅程》(Atlantis:A Journey in Search of Beauty)一书中,卡洛·皮亚诺(Carlo Piano)提及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对他父亲的一句劝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做得很好,不要看建筑物,要看看它的人的眼神。”


展览现场展出的模型。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聚焦在RPBW遍及世界的项目,并通过系列影像引领观众跟随在RPBW项目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体验乌托邦式的日夜。其中,影片分别记录了位处四大洲的:儿童外科医院(乌干达恩德培)、斯塔夫罗斯·尼亚尔霍斯基金会文化中心(希腊雅典)、天目里(中国杭州)、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以及蓬皮杜中心(法国巴黎),跟踪拍摄了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份状态的人群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将建筑塑造成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展览现场,观众在观看影片。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在乌干达恩德培的维多利亚湖畔,一座儿童外科医院投建使用不久。近一半人口平均年龄在15岁以下,这个非洲东部的国家非常年轻化。因此,这座医院的建立对于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的医疗保健和文化推广都有着深远意义。

影片记录了在这座由意大利NGO组织“Emergency”筹建运营的医院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医生如何培养乌干达本地医疗人员,以及那些因先天或意外致使残病的患者们如何在这里得到了足以改变他们一生的免费手术及治疗。在这座理性、现代、美丽,但又与自然和传统紧密相连的建筑中,无数对生命的希望被重燃。

斯塔夫罗斯·尼亚尔霍斯基金会文化中心(SNFCC)位于雅典市中心以南四公里的卡利地亚,这个地区与海洋的关系源远流长,曾是欧洲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该项目囊括了希腊国家图书馆、国家歌剧院以及雅典最大的景观公园,这里现在再次成为了雅典年轻人的灵感来源之处。影片通过年轻的园丁、初来乍到的实习生以及参加论坛的青年建筑师等视角,记录了在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上,在日常中的每一瞬间,文明和知识的传承续存。


展览现场,叙述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影片。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RPBW的另一个项目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新址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建筑底层宽阔透明的多功能大厅、内部朝向城市景观和哈德逊河的双面视野展厅长廊、不停歇映射着哈德逊河波光及城市灯光的外立面。

而影片里讲述的第四个项目,则是伦佐·皮亚诺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此次展览的举办地——杭州天目里。该项目历时8年建成,构筑之初,一首质地轻盈的城市诗歌被畅想建立。如今这里汇集着艺术、建筑、设计、创意、自然、文化领域的从业者、爱好者和公司,配备有美术馆、书店、时尚概念店等不同功能属性的空间。


俯视天目里广场


展览现场,皮亚诺设计草图。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天目里项目由皮亚诺亲手设计,其最原始的设计概念源于一个苹果。为了让广场获得更多的空气和阳光,在硬质界面的围绕下,具有柔软而丰富的内核。天目里区别于封闭死板的办公园区,是一个绿洲般的城市客厅,多样的活动和事件都在这里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成为天目里生命力的核心。

影片以“在天目里的一天”为灵感,记录了从熹光初现至夜色深沉,在天目里的人们,或交错或重叠的日常路径。通过艺术家、店员、建筑师、茶农、设计师等视角,引导走入这里的开放区域,体验在这个由17幢单体建筑构成的城市客厅,人与建筑如何发生联系、相互塑造、共同生活。


展览现场,叙述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影片。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模型。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最后,则是皮亚诺的代表作——蓬皮杜中心。1971年,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在蓬皮杜中心的建筑竞标中胜出,1977年这个巴黎地标性建筑落成。被法国人亲切称作“博堡”(Beaubourg),蓬皮杜因兼具功能与前卫外观的设计、大胆的公共区域规划和灵活开放的室内空间,在开放后备受欢迎。皮亚诺曾说:“蓬皮杜本来是要设计成城市里好玩的机器,一个凡尔纳作品或者旱码头上形态怪异的船。蓬皮杜的挑战意义是双重的,既是对学院派的挑战,也是对我们技术时代的挑战。”

大型艺术及设计的主题展览、巨大的公共图书馆、纵览巴黎盛景的扶梯、群鸽飞舞的广场、静谧的布朗库西工作室和先锋的音乐研究所……四十六年间,蓬皮杜艺术中心接待了逾1亿8千万参观者,在无数人心里播种下多元的种子。对于此处的工作人员来说,蓬皮杜也像一棵树,与他们一同经历时光流逝。影片中,7位在蓬皮杜中心工作30余年、即将退休的老员工聚焦讲述这座建筑的岁月故事。2024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开启维持六年的闭馆翻新和扩建,而这一影片的叙述则是为其存写的一篇小回顾。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鸟瞰


罗马音乐厅鸟瞰


碎片大厦设计草图与建成效果

蓬皮杜艺术中心“一炮而红”后,皮亚诺开始了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他逐渐开始重新审视场所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让建筑和技术协调地融入文化和环境成了皮亚诺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

相较标志性的建筑雕塑,重视自然,以人为本,最大化地实现建筑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是皮亚诺及其工作室所追求的设计理念。他们总能将建筑恰当地融入不同的在地语境里,但又精妙地保持着不可复制的识别标识,为工作生活在这些建筑里的人提供安全感的同时也提供“每一次都不同”的生命冲击力。

展厅中,模型岛屿《亚特兰蒂斯2022》由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费时两年设计并制作,集中呈现RPBW迄今设计执行的114个项目。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纳米说,“亚特兰蒂斯确凿存在,若尚未显现,我们也应该始终寻觅,因为它就在彼处,不管路途何样,终将指向那绝对理想之地。”


展览现场,模型岛屿《亚特兰蒂斯2022》。图片由姜六六拍摄

此外,一段伦佐·皮亚诺的访谈短片以及更多项目文献资料将引领观众进一步理解伦佐·皮亚诺以及RPBW的发展愿景。观众能从不同维度一次性触及伦佐·皮亚诺的建筑之道和人文思考,构建起对日常生活和所处环境新的探索、感受、再发现之力。与此同时,走进天目里,从建筑内部感受多元的城市肌理,即为沉浸式的身临其筑。

展览将展至11月19日。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