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经 >正文

非凡十年|数说“南沙速度”

发布时间:2022-10-14 09:29:30管哲泽来源:

导读从1993年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设立,到2014年南沙纳入自贸试验区,历经20多年,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才冲破1000亿元。而在2021年,南沙...

从1993年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设立,到2014年南沙纳入自贸试验区,历经20多年,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才冲破1000亿元。而在2021年,南沙区GDP迈上2000亿元,仅用了7年时间。

根据南沙区统计局数据,过去十年,南沙开发建设驶入“快车道”,GDP平均增速达10.7%,创新发展动能加快培育,开放门户枢纽功能显著增强,自贸区制度创新形成引领示范,与港澳全面合作走深走实,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十年间,城市轨道、铁路、跨江大桥等交通网相继建成,勾勒出南沙城市新肌理,为产业、人才、医疗、教育、资金等发展要素导入区内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十年来,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长21.9%。2021年末,广州地铁18号线(冼村-万顷沙)、明珠湾大桥通车,南沙港铁路竣工,让南沙的地理位置优势得以发挥,互通周边城市、广州主城区,以及区内功能片区联动明显提速,实现1小时达香港、30分钟通广州主城区、15分钟串联区内功能片区。

2021年,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封顶,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蕉门九年一贯制学校竣工验收,将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品质,增强人才吸引力。2021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突破90万人,全区设立学校95所、各类卫生机构268个(其中医院15所)、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综合性体育馆2个。

十年间,滩涂起高厦,先进制造、港口航运、特色金融等产业构建起南沙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末,南沙区市场主体突破30万家,十年来数量增长10倍;全区税收总额(含关税)超725亿元,是2012年的近3倍。

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大力推动区内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南沙涌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丰田、美的等大型企业依托集团优势,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营;广汽丰田、合创、威马等整车企业,以及自动驾驶科创企业小马智行,围绕智能化、网联化多方布局,抢抓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新机遇。

在港航业领域,2021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66万标箱、全市占比72.2%,是2012年的1.8倍;完成货物吞吐量3.5亿吨,全市占比54.5%,是2012年的2.3倍。2021年末,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实船联合调试成功,其作为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将进一步提升南沙港区服务泛珠三角经济腹地的能力。

在金融业领域,南沙区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10年间,南沙区金融业增加值GDP占比从0.01%上升至8.05%,2021年达到171.52亿元。全区累计落户金融企业6649 家,包括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4 家、全市占比1/4。其中,全区融资租赁企业2209 家、全市占比4/5,累计完成196架飞机和83艘船舶租赁业务,业务合同额累计近 5000 亿元,2021年上线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十年间,自带“先行先试”基因的南沙,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可以看到创新的力量。

南沙先后被赋予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保区、国际化人才特区等多重战略和先行试点,打造了全球溯源体系、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单一窗口、交地即开工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改革创新成果,在政策创新、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探索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2021年,南沙区高新技术企业744家,是2012年的26倍。南沙区与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航天科工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及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22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4家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1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占广州全市1/3、1/5。

如今,南沙区“1+1+3+N”科创平台体系(第一个“1”指一城一园,第二个“1”指海洋省实验室,“3”指冷泉、风洞、识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形成。其中,南沙科学城已在省层面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明珠科学园一期南部组团首批项目计划今年年底竣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汇聚16个院士团队的55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参与建设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实现南沙区国家级工程中心零的突破;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非凡十年|数说“南沙速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